刘父用余光瞥了她一眼,双眉皱起,却没再多问。
刘施施拍了拍小馒头,好险。
……
晋省,娘子关电厂。
娘子关是晋省的东大门,背靠峰峦,雄居险隘,襟山带水,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身处僻静之地,又从事相对单调枯燥的电厂工程师工作,刘慈新每天朝九晚五地上班,下班则要接女儿、回家做饭。
这天晚上,他照旧骑着自行车下班,看着夜色下愈显衰败的厂子,深深叹了口气。
今年是娘子关电厂按照国家节能减排相关政策关停的年份。
在此之前,电厂的工作是个铁饭碗,收入很稳定,可以说是衣食无忧,没有任何压力。
但是关停后,电厂需要搬迁,员工面临分流安置,竞争自然会变得激烈。
“头疼。”他揉了揉太阳穴,嘀咕道:“以后上班不好摸鱼啊。”
踩着脚踏板,刚要用力蹬,身后有人喊:“刘工!”
他回头望去,是同事王工,这人是少数几个知道自己一直在写小说的人。
“没有,没写完,别催了。”他急忙摆手,被人当面催更不要太痛苦。
王工笑了笑,道:“谁催你了,你快看微博。”
“什么微博?”
“忘了,你这人除了写小说,平时无趣的很,打牌都不来,肯定也不会知道微博。”
刘慈新心道,我那是输怕了好不好。
对方的调侃他早就习惯,催促道:“赶紧说。”
王工不卖关子,道:“《潜伏》看过吧,陆远知道吧,他在微博帮你宣传《三体》,这书在京城卖疯了,我看报道讲,两部曲五天卖了快10万册。”
刘慈新脑子懵了,他下意识去算自己能拿多少钱。
他可太特么缺钱了。
从1999年开始,连续8次拿下“银河奖”,获得科幻界的一致承认。
实际没个屌用,空有名气,稿费仍是千字150元,收益少得可怜。
而且领导不喜欢他私下搞创作,认为会分散工作心思。
因此,他只能偷偷写,不敢告诉别人。
可这也没用,写了就要发表,然后就得拿奖。
偏偏领导的儿子还特别喜欢他的作品,拿着书来找他签名。
这领导哪能不知道?
回回他摸鱼写作时,总是提心吊胆。
他也不敢辞去工作,走全职的道路。
国内科幻依然处在一种压抑、边缘化的状态,市场很小,很封闭。
即使偶有一本书卖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