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陆远主演的那部创业电影?”
“对的。”
下午五点左右,场地布置完毕,陆远等人才赶到清华大学。
清华校区面积远超对门的北大,学生们早晨得赶校车去教室,如果赶不上校内的校车,骑自行车得15分钟左右。
与其说是一所学校,不如说是一个小城镇。
距离首映礼举办尚有一段时间,陆远三人不愿在休息室待着,便约着在校园里溜达。
清华大学始建于1911年,是在几处清代皇家园林的遗址上发展而成的。
校园充满着历史厚重感的古建筑,典雅素朴的工字厅、钟灵毓秀的近春亭、宏伟庄重的二校门.
草木葱郁,蝉歌婉转,河岸杨柳随风起舞,近春园里荷含苞欲放,不时有暑期留校学生骑着自行车,摇着铃铛,从几人身旁匆匆驶过。
佟大围望着校园主干道上还没摘下的毕业宣传标语:“今年的高考成绩已经出来了吧。”
“早就可以查分了,一般都是六月下旬出成绩。”
黄小明回答,又接着问:“话说你俩当年的高考,考得咋样?”
佟大围摆摆手:“我不行,学渣一枚,总分还没有我爸血压高呢。”
“师弟你呢?”黄小明问陆远。
这货握着手机拍照,头也不回:“我啊,那会儿在北大和清华间犹豫,北大还行,清华也不错,后来觉得人不可太自私,不能什么好处都自己占了,要为其他人留下机会,所以我退而求其次,报考北电。”
“哇哦,您可真伟大。”黄小明表情做作,看向佟大围:“瞧瞧,这人比咱俩出道晚,却比咱们火,是有原因的。”
“确实!”佟大围笑着赞同。
陆远就要为自己辩解,身后传来鼓掌声。
他回首,却是新东方三架马车,俞敏虹、徐晓平和王墙,正缓缓走来。
俞敏虹拍着手,道:“陆老师,英雄所见略同,我当年也这么想,可惜长相不过关,勉为其难的选择了北大,不然我也混娱乐圈了。”
黄小明和佟大围交换了个眼神,得嘞,又是个不要脸的,呸,一丘之貉!
为了拍摄《中国合伙人》,他们仨可是对俞敏虹、徐晓平、王墙的成长轨迹,了如指掌。
徐晓平和王墙暂且不提,俞敏虹高考过三次。
第一次英语只考了33分,最终落选。
第二次高考在1979年,他的英语成绩提高到55分,但仍未达到录取线,最终因差5分而落榜。
第三次高考在1980年,经过努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