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信长复杂的一生,塑造出一个极具戏剧性的结尾。
“陛下,云南道御史杨寅秋,纠户部尚书王国光六罪。”冯保将一本奏疏递到了御前,而后将另外两本奏疏打开说道:“这是大司徒的陈情疏和致仕疏。”
“擅支工部银一万两挪用修家宅,罪一;这一万银,是朕准过的,修的是老库的火房,大司徒的宅子,是朕内帑出钱修的!胡说八道,指鹿为马!”
“觉得朕年纪大了,老糊涂了,记不住事儿了?朕才二十六岁!”朱翊钧看到第一条罪状,就立刻拍了桌子。
如果确有其事,朱翊钧打算走八辟特赦,给王国光一个体面,但这第一件事,就是指鹿为马!
户部老库火房和王国光家宅,是一起修的,但修宅子的钱,是朱翊钧给的,他每一笔钱到了那里,都记得非常清楚。
王国光根本没有擅支!
王国光在奏疏里,也是自陈情况,修是一起修的,但家宅是宫里直接出钱,这内帑的帐,大明御史们也没办法去看,所以发生了这样的误解,看起来像是王国光挪用了一万银修家宅。
这个误解在坊间也流传了一段时间了,御史风闻言事,信以为真。
六件事都是大同小异,御史不了解事情的全貌,事情全都是张冠李戴。
“咦,这个罪四,大司徒纳沧州知州张与行,所献美女二人。”朱翊钧兴趣盎然的说道:“这事是真是假?大司徒爱美人,跟朕说呀,朕给他赏赐十二个万国美人。”
“假的。”冯保言简意赅,直接告诉皇帝,大明士大夫真的不稀罕美人,更别说万国美人了,对于王国光而言,他更喜欢权力。
有的时候,冯保也不知道陛下哪来的恶趣味,天天给臣子赏赐美人,冯保真的想提醒陛下,以己度人一下下,陛下自己多喜欢权力,大臣们也就多喜欢权力。
“张与行和大司徒是同乡还有远亲,张与行的两个女儿入京,住在了大司徒府上,主要是为了上全晋会馆的家学,这种投奔,其实非常常见。”冯保解释了下这件事的前因后果。
张与行在外做官,妻子去世,家里的姑娘要读书,就托付给了王国光,这种颇为常见,一住好几年,甚至住一辈子,都不算什么稀奇事儿,算是收养。
在大明,有五不娶,这五不娶就有丧母长女不可娶,在大明士大夫眼里,缺少了母亲来教处世为人,这女儿大抵不懂事,父亲官位再高也不太好嫁人,至少很难门当户对。
张与行和王国光也算是远房亲戚,这就送到了王国光的府邸。
很简单、很正常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