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有人过来抢水,儿郎们带上甲仗,直接把人干跑了。”许猛自豪地说道。
他是真的自豪。
颍阴是荀氏老巢,即便是该县的地方豪强,也跟荀家脱不开关系。
争水这种事,以往谁争得过荀家?但府兵集结起来,就是把他们干跑了,这绝对是襄城、颍阴两县的轰动性新闻。
地方上出现了一支有组织、有战斗力的武装力量。他们厮杀经验丰富,装具精良,配合默契,不少人还有战马,些许庄客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壮哉!”邵勋赞道。
“此皆明公之功。”许猛说道。
这句话真心实意。
最近幕府考虑到府兵普遍成家,有了小孩,再加上丈量土地颇见成效,于是划拨了一部分土地给他们,将上限定到了二百亩,以为永制。
也就是说,目前一户府兵有田二百亩,最多允许拥有三户部曲。
在府兵们看来,陈公不断给他们划拉好处,简直是再生父母,感激是必然的。
邵勋又来到一人面前,想了半天后,问道:“汝何名?”
“瑕楼龙骧府别部司马史仙。”此人大声说道。
这是高平郡樊县(原任城国属县)的府兵了。
“老牙门军的?”邵勋问道。
“正是。”
“在梁县待过?”
“从梁县落籍高平。”
“我带的老人了。”邵勋高兴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当年没想到有今日吧?”
“明公。”史仙激动地看了邵勋一眼,道:“末将这条命便是明公的。吾儿将来长成,也要为明公厮杀。”
“好,好。”邵勋笑得很开心。
“在乡间过得如何?”他问道。
“吃喝不愁,终日便想着如何为明公厮杀。”史仙答道。
邵勋点了点头。
他记得两个月前,高平樊县发生过动乱。
有寒素小士族何氏拒纳粮草,又指责太守庾敳公报私仇,令其家多出钱粮,愤而作乱。
关键时刻,太守府征发了五千丁壮,又集结了两督八防府兵四千八百人(含部曲),围攻何氏庄园,七日攻克。
他不想管庾敳到底与何氏有没有过节,只说高平府兵,确实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据龙骧将军府奏报,庾敳征调的五千丁壮,多为高平诸县士人豪强的庄客部曲。他们本来是有兔死狐悲之感的,拖拖拉拉,不太肯出兵。可在龙骧幕府下达府兵集结令后,一个个都怂了,最终出兵,一起围攻何氏庄园,将这个家族覆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