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的爱就像小孩的眼泪, 六月的暴雨,没有一点点防备, 说来就来。
冰迷们也被这一波窒息的操作惊到了。
【如果我没记错,一个月前的coc, 我0短节目全clean, p分都没过40吧……】
【来自isu爱的暴击, 从未想过我国能有出产靠pcs吃饭的男单选手的一天】
【其实我0在青年组就是一个p分护体的boy了, 上gs还能看到不少吐槽说他的分数通货膨胀太严重的呢 】
【还得再看,等p分再升升说不定裁判就开始变抠了】
近些年来,随着cop评分系统下选手难度水平的提升,pcs随着tes和goe走已经成为了大流。这也是非常可以理解的, 不然的话表演这个东西有没有硬性的衡量标准,要是不同的裁判之间观点不同, 评分差距太大, 也会闹笑话。和技术水平、滑行技术和场上发挥挂钩的话,一般情况下总不会有太大的岔子。
当然这条规律也不是完全适用的,有的运动员的表演滑行肉眼可见的辣眼睛,技术难度再高都没法讨裁判的好。有的运动员表演滑行都不错, 身上还有不少荣誉光环,已经在裁判处有了广泛的认可, 这样的选手在比赛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有了所谓的“p分缓冲垫”,即使有个别次比赛发挥不佳, 裁判也会一样慷慨地给pcs拯救一番的。
不过这样的特例在国内很少见了。中国男单自从张民、郭政新那个年代起,就是走的跳跃高难, 滑行寒碜,没什么表演的路线,在裁判心中已经成为了思维定式。当然后来曾经出现过滑行不错的闫涵,以及跳跃难度逆天又稳定的金博洋,这两个人在发挥出色的时候pcs也不会太难看,然而都远远不能到“p分护体”的程度,一旦出现失误,节目内容分嗖嗖地就掉下来了。
所以对于基本所有的国内男单选手来说,超高bv加上稳定发挥才是拼一拼台子的主要方式。
如今升组不过三场比赛,徐灵均发挥最佳的短节目其实是第一场主场作战的coc,然而随后他的pcs不管有没有个别小失误,一路走高,两次还不能说明问题,都比了三场了,只能说明两个事儿。
一、裁判们挺喜欢这套短节目。
二、徐灵均本人的裁判缘也相当可以了!
中国冰迷们自是一阵欢欣鼓舞。
正当大家激动万分的时候,积分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