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惊讶。
但问题是,毫无征兆啊。
而且按照两家公司之间的力量对比,如果今天是柳清坐在台上宣布合并了万里出行,他们反而不会这么惊讶。
万里出行有什么资格去合并对方呢?
今天柳清没有出现,她手下的任何一个人都没有出现,如果不是林一在众目睽睽之下亲口说出的这个消息,很多人恐怕要当作谣言一笑置之。
“太好了!”
相比于其他人的意外,年轻的小记者则是单纯地表达了惊喜,将周围几个同行的注意力全都吸引过来。
他的师父没好气问道:“你高兴个啥?”
小记者兴奋回答:“你没听他说吗?合并之后原有的嘟嘟打车和uber应用的用户和数据将会统一到万里出行当中,然后这两个app将在维持一段时间之后停止运营。”
“嘟嘟打车和柳清空前的大溃败,这是舆论对他们做出的惩罚,是我们媒体人的光荣,是正义的制裁啊!”
其他人当然知道他在说啥,顺风车的事情才过去了几天,但要说死了两个人能扳倒这样一家公司?
中年记者凭经验就能判断,这是不可能的。
“别做梦了,我敢肯定万里出行在私底下不知道做了多少交易,他们跟嘟嘟能有多大区别……”
说到这里他忽然想明白一个问题,恍然大悟道:“我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先融资了,因为之前的估值不够啊!”
这个猜测是对的。
2014年以来,打车行业的估值基本保持着每年翻一番的速度,这跟业务规模的增长速度是相适应的。
这次万里出行融资20亿美元,投后估值已经达到了180亿美元,是在顺风车事件之后很多用户从对手那边流入过来,才勉强达到的。
此消彼长,这次合并的时候双方是按1:1的比例进行整合,这对于另外一边其实是吃亏的,因为嘟嘟快嘟跟uber合并的时候估值已经达到了200亿美元。
投资人之所以同意以略微低估的方式完成这次合并,绝不是愿意为顺风车下线、业务受损承担代价。
林一是付出了极大的诚意的,他做了两个承诺。
其一是在下一轮融资的时候把合并后的估值提升到新的高度,保证此前任意一轮入股的投资人都不产生账面亏损。
其二是从明年起,也就是2017年,合并后的万里出行要首次在完整的财务年度实现盈利。
这个消息公布的当天,至少有数十家主流投资机构弹冠相庆,因为这次合并意味着打车行业持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