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不会帮用户默认勾选。”
这些按部就班的安排林一没有什么补充,他只是跟师姐提醒了一点:
“出租车司机那边吩咐运营团队做好安抚,即使我们做了很多的工作他们未必能理解,如果司机闹起来的话要先准备好预案。”
这番叮嘱说完之后,万里出行终于在8月1日对外宣布启动专车服务,为行业内第一家。
第452章 开辟第二战场
林一回国之后立马跟团队把专车业务推上了线,他们在忙活的时候其他家自然也没有闲着。
8月4日,曾经先后拜访过万里、嘟嘟和快嘟三家,但是丢出的野蛮收购提案惨遭拒绝的uber终于搞出了动静,在华发布了“人民uber”服务。
看得出来,这名字是很努力地想要接地气了。
这个业务的实质是“uberx”这条产品线在国内的落地,定位是低于uber赖以起家的uberblack豪华车业务。
而uber之所以搞出了这项业务也不是因为卡兰尼克开心地赚着富人的钱还不忘搂一把穷鬼。
uber走红之后,在美国出现了一家跟它业务相像但是定位不同,采取差异化竞争的打车软件公司名叫lyft,主打经济实用型客户。
这在年轻人中间很受欢迎,主要是因为他们普遍经济能力更弱。
另外即使能够承担,追求自由新潮的年轻人也不太适应那种从老派庄严的黑色豪华车上下来的感觉,用人话说大概是“装逼太多容易没朋友”。
总之lyft的快速发展引起了uber的警觉,这才很有针对性地拿出了uberx这款产品来对位竞争。
uber此前在华主要的司乘客群是外企五百强的高管,甚至被他们当成一种有趣的社交方式。
现在把uberx本地化之后,才算是大规模进入国内市场,毕竟能消费得起豪华车的还是少数。
uber当然也不是光宣布了一声,他们拿出了大手笔的推广方案,不过跟国内同行的传统保守相比,他们的营销手法被称为“脑洞大开”。
比如说,uber会搞出几起用直升机接送客的案例,给自家的软件增加科技感和未来感,让年轻人觉得很酷。
再比如说,uber也会邀请国内的大牌明星担任司机,拉几单客人出无数张摆拍,实质还是个品牌代言。
虽然说林一觉得很无聊,因为普通乘客是既用不着直升机出行,也没机会让明星给自己开车,不过这些手法至少在社交媒体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