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没人回应。
因为没有第一时间跑出来,林一和老熊来到食堂的时候,每个窗口的打饭队伍都排的老长。
临中三个年级的在读学生加起来大概两千号,全都在中午这一个小时用餐,拥挤是当然的,特别是前半个小时。
所以珍惜时间的学霸一般会留在教室多学半个小时再过来,这样就能省下排队的时间。
有午睡习惯的就得赶第一波人潮,卡好时间掐着秒跑出来,还得腿脚快,才能在一楼的外卖窗口抢到一份桶装饭。
带回寝室扒完之后,还能睡个三四十分钟。
也有比较优雅的选择。
到食堂背面的小卖部,买一桶泡面,拿免费开水冲上,坐在门口的座位上等几分钟,这就属于“贵族待遇”了。
……
吃完饭回到教室,在课桌上趴了一会儿,下午的上课铃又开始了。
两节课过后是眼保健操。
周一下午的最后两节课,按照临中的习惯是选修课,不按行政班级而实行走班制授课,美其名曰发展个人兴趣。
因为不用考试不算成绩,大部分同学把它当做一个休闲项目放松大脑,像是大学里的“水课”。
上进的同学不会放过一分一秒,他们利用选修课来写作业。
林一记得这学期选的课好像叫作《古代英雄人物赏析》,他原本以为是个历史老师开的课,结果去了才发现是个语文老师。
所以课堂的画风变成了这样:“这位同学,你来分析一下文中这一句话体现了项羽怎样的英雄气概?”
林一心里翻了个白眼。
在语文老师嘴里,根本不存在任何的英雄气概。
而且一个男老师,特别喜欢讲“女英雄”,还花了两节课放映了完整的赵微版《花木兰》。
又成功水了一周。
总之这个男语文老师一本正经在讲台上扯着淡,林一坐在后排边听边吐槽,还算轻松愉快地结束了一天的课程。
吃完晚饭他跑到二楼的电子阅览室,用学生卡借了一台电脑,确认了自己押的德意志战车4:0碾压袋鼠国的战果,并安排了下一注。
晚自习的时候他按照前一天的经验,先自行解决了语文英语两门课,然后借来模范生萧同学的样本把其他科目的作业填满。
这次他没有体会到抄作业的快感了,只剩下一阵空虚。
抄完之后他无聊地望着窗外,开始复盘自己一天的作为,这是工作带来的习惯。
起床—晨跑—早读—上课—吃饭—上课—吃饭-抄作业,这种“6-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