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
谢佑挑了挑眉,露出笑来:“有劳卢博士。”
和卢照晋谈完,谢佑有一瞬间的恍惚,同时也留意到国子监不同的氛围。
如果说这之前他是压抑着情绪,半演半忍来行事,那么在尝到如此行事的甜头和利处后,扮演的成分越来越少,隐忍的情绪也越来越弱
不知不觉间,他已是自动自发愿意去这么做。
在对待张骁的态度上,他是用了些心机的。
不必对他刻意的释放关怀善意,但在他需要帮助时,也不必犹豫迟疑。
只管将他当做是个无关紧要的外人,去想自己应该如何行事。
因张骁的出身与谢氏差距太大,哪怕谢氏找到凶手,都会被质疑是否找了替死鬼。
所以,没有比让张骁来证明他的清白更合适的选择。
而今,这些都如大嫂所言,一一实现了。
他未费口舌便洗清了自己的嫌疑,他不是凶手,谢家在朝中的立场自然得稳,甚至能反过来将此事疑为政敌对谢家的恶意污蔑。
大哥看待他的目光和态度,也不同了,从北山回来时,甚至还夸了他。
可是,当谢佑真的走到这一步时,竟没有想象中那种获得圆满的滋味。
除了在重新维护谢家立场一事上感到欣慰喜悦,其他的,好像没那么在意了。
因为他想做的,想实现达成的,不止这些。
谢佑走着,热风迎面而来,将心中最后一层阴霾吹散。
他露出轻松的笑容,步伐轻快的走向教舍。
……
谢佑事情刚刚告一段落,又有两件事先后在朝中炸开。
其一,商辞得安王引荐入京,凭数年政绩、十足资历,以扬州都督府录事拜为殿中侍御史。
随着这个年轻人在朝中冒头,立马有人开始摸他的底,这一摸,竟彻底熄了声。
除了设在边关的圣人亲兵,大周境内还设都督府,其中又有四大都督府,多为圣人亲信所领。
这商辞不仅是北山门生,还在北山结业之后投身扬州都督府安王麾下为其幕僚,数年来政绩可观,深得安王器重。
商辞虽没有经历科举,但一来他本就是寒门学子,二来又有真才实学,来已有了卓越政绩,最重要的是,他背后是安王和北山。
如此人才,一朝冒头,来势汹汹。
其二,商辞上任之后,并没有空享殊荣或经营交际。相反,他第一时间向圣人献策,针对由尚书省左司郎谢原提出的、且经朝臣讨论多时都无定果的国库空虚一事,提出了切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