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军人,每个月的细粮也才十斤的标准,这还是包括了精白米和细白面。
就照着姜舒兰这个买法,每个月初十,怕是家里都要断顿了。
姜舒兰不懂这些,听见他们一问,就下意识地看向周中锋,“我买得多吗?”
她是东省人,打小吃米饭长大。
所以张口就要上十斤米,在姜舒兰看来,十斤也就是他们家几天的口粮。
周中锋,“不多。”
接着,他看向售货员,声音清冷,“你们不卖?”
这——
哪里能不卖呢?
售货员脸色有些不好看,低声劝道,“卖是卖,只是周同志,你娶了这么一个不会过日子的,后面怕是要喝西北风了。”
她还当周同志娶了个什么好媳妇呢?
如今瞧着,也就是长得漂亮点,实在不是个过日子的人。
这话,让周中锋下意识地拧眉,“供销社门市部的李副经理在吗?我想问问他,现在供销社是不是转行,开始插手来个人的私人问题了。”
他家的日子怎么过,还要一个供销社售货员来插手了?
这话一说,一个年纪大点的售货员,立马把原先那个年轻多嘴的售货员拽到了身后。
“周副团,姜同志是吧?你们要的米和面已经装好了,一共是十二块一毛三,另外需要十五斤粮票,半斤油票。”
姜舒兰身上就只有钱,她数了数十一二块一毛三递给对方。
周中锋把粮票和油票一起递过去。
等买完这个后。
要离开的时候,姜舒兰看了一眼先前说话的年轻售票员,声音不轻不重。
“同志,每个人怎么过日子,都是个人的自由,就像你身穿的昂贵的布拉吉裙子,那些穿土布麻衣的人,是不是要觉得你太过奢靡,不会过日子?”
那年轻的女售票员,没想到姜舒兰会这么反驳她,而且还是反驳在她最为骄傲的布拉吉裙子上。
当场,脸色当场就绿了。
因为,她没法反驳,女同志都爱美,她也不例外。
这一件布拉吉裙子,花销了她大半个月的工资,要是换成米面的话,够吃一个月了。
对方跺了跺脚。
眼睁睁地看着姜舒兰去了下一个档口,而且同样都是售货员的对方,却对着姜舒兰极为热情。
“是姜同志吧?我听水香姐说过你,你这是要锅碗瓢盆吗?”
姜舒兰有些意外,她点了点头。
这些供销社的售货员都是眼高于顶的样子,她没想到冷不丁地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